揭秘超大型集裝箱船訂造熱潮
2013-12-19 17:14:34 來源:中國船舶新聞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建造企業還需未雨綢繆
全球超大型集裝箱船訂單目前主要集中在韓國和中國船企手中。其中,韓國船企占據絕對優勢地位,承接的超大型集裝箱船訂單量占全球總量的50%以上。中國船企正迎頭趕上,所占全球市場份額近30%。“在國際集裝箱船運力過剩矛盾尚未得到有效緩解的情況下,預計未來幾年,超大型集裝箱船訂單量將出現回落,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 郭文杰建議,目前有超大型集裝箱船訂單在手的船企,要準確把握市場走勢,及早拿出應對之策,減輕未來訂單萎縮給企業生產經營造成的影響。
韓國船企中,大宇造船海洋、現代重工和三星重工均具備建造超大型集裝箱船的能力,并已經獲得了訂單。其中,大宇造船海洋為馬士基公司建造的Triple-E型18000TEU集裝箱船首制船“馬士基·邁克-凱尼·穆勒”號于今年6月底交付。該船總長400米,型寬59米,甲板面積與4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相當,配備先進的動力系統,目前已投入亞歐航線運營,F代重工為臺灣長榮海運建造的10艘13806TEU集裝箱船首制船“Thalassa Hellas”號于今年9月25日交付。在相同條件下,該船的燃料消耗量比目前市場上同級別的其他集裝箱船低10%。三星重工從東方海外航運公司承接的10艘13208TEU集裝箱船訂單中,目前已有8艘完工交付。
中國船企在超大型集裝箱船建造方面不斷取得突破。今年2月28日,中國首制技術最先進、裝載量最大的13386TEU集裝箱船“中遠比利時”號在南通中遠川崎(位置 評論 新聞)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命名交付。該船總長366米,型寬51.2米,型深29.85米,其能效設計指數比國際同類標準船型低25%。7月底,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位置 評論 新聞)有限公司控股的上海江南長興重工(位置 評論 新聞)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國船舶(香港)航運租賃有限公司簽訂的3艘18000TEU集裝箱船建造合同正式生效。這是目前我國承建的最大集裝箱船,打破了韓國造船企業在該領域的壟斷。該型船由外高橋造船公司與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聯合開發設計,采用新優化線型,并搭配帶舵球的扭曲舵和高效螺旋槳(產品庫 求購 供應),日油耗相對于正在運營的同型船降低約30%。
專家表示,建造超大型集裝箱船對于船企的技術水平和生產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船企應抓住機遇,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風險防范能力,以應對市場的劇烈波動。